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专家齐聚上海交大展开高端研讨

日期:2020-07-20 浏览:1作者: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7月19日报道: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暨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建设研讨会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顾海良、程恩富、逄锦聚、骆郁廷、陈大文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和教育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温州大学等全国多个省市高校的专家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讨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政理论课教师素养的提升以及思政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头号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国诸多短板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家精神。除“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教育之外,“科学家精神”教育应当成为同样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在致辞中说:在特殊时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这次高端论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的精神文化传统和科学家精神教育深度契合,希望在教育部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科学家精神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推进思政课内涵建设形成特色和亮色,思政课师资研修基地建设能够对思教师素养提升发挥支柱作用。

       上海市教委杨长亮副处长系统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系列进展和未来的规划。上海交通大学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对上海交通大学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希望能够将科学家精神教育与思政教育改革、与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有机融合。

       顾海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是钱学森先生的母校,上海交大科学家精神教育的经验是可贵的,值得推广,这和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要求是一致的。立德树人对高校来说有三个要点根本任务、中心环节、立校之本。科学家精神得到提炼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的资源。科学家精神的教育除了强调求真、求善、求美之外,还要注意求实、求新。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强调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同时,还要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

       程恩富教授表示,在思政教育中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家的六大精神十分必要,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应当结合四大文化来源进行深入研究,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异同点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要注意钱学森晚年的一系列科学思考。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两类科学家相互关注是更高层次的科学家精神。科学家关注马克思主义才能形成战略性和高层次的科学家精神。钱学森先生多年前就提出我们要有一批战略科学家,我们马克思主义学者应当成为战略性的社会科学家。应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公,只唯劳(劳动人民)。建立新时代彰显科学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形成承载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多视角的推进科学家精神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刘西拉教授发言:教师是神圣的,讲台是神圣的。对一个教师最重要的评价是来自于学生。老师最大的喜悦就是培养出一批为国家和民族强盛奉献终生的学生。我不是一个专职的思政课教师,但是很多专业课教学的观点和思政课教师是一样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的一代是关系到我国前途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只是思政课老师的事情,专业课教学也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让学生在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教育不是克隆,要通过实践和摸索、潜心积累逐渐形成各家独特的风格。教学改革的关键:第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回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第二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能力建设上来。

       本次论坛的主题科学家精神教育与当下中国改革创新的重点、焦点、难点紧密结合。科学家精神不是从事特定职业的群体所具有的素质,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需要在全社会弘扬的一种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的本质特征具有内在契合性。高校大学生需要科学家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学家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科学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素质,才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需求相对接,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相对接,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的新要求相对接。